强省会下担当“副中心”:芜湖GDP占安徽份额重上两位数
三月下旬一波疫情的副中心冲击没有阻遏“安徽第二城”芜湖交出亮眼的季度报,该市统计局4月25日发布数据: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059.67亿元,强省同比增长7.0%,担当增速高出全国、芜湖全省2.2和1.8个百分点,占重上总量占同期全省GDP的安徽10.24%。
这是份额2021年以来当地“垂直崛起”的持续。
去年,两位芜湖的副中心经济增速达到11.6%,居长三角41个市第一,强省且增长的担当协调性较好,第二、芜湖第三产业协同出力,占重上对增长的安徽贡献率分别为48%、49%;两年的份额经济平均增速则为7.6%,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二。尤其是,当年4302.63亿元的经济总量占安徽全省的10.02%,是这项占比在持续四年下降、且连续两年跌破10%之后重新回到两位数。2011年,安徽地级市巢湖被一分为三,并入毗邻的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根据历年统计公报数据测算发现,此后的2012~2020年,芜湖GDP占全省的比重前升后降,先从2012年的10.89%逐年攀至2016年的11.19%,2017年起连续四年下降,2019年、2020年分别探至9.75%和9.70%,直到去年掉头向上。安徽省在去年初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支持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10%以上的GDP份额构成了芜湖在“强省会”合肥之下担当“副中心”的新基座。
经济地理中,安徽既属于中国发展水平最高的长三角地区,又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中部六省之一。长三角的江浙两省,区域经济均有“双核”驱动,且“双核”经济总量的比值在1.4以内。中部的晋豫皖鄂赣湘六省则除江西外均为省会独大,去年“第二城”的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介于9.25%(洛阳)~10.62%(襄阳)之间,与省会的差距超过一倍。安徽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万亿元,居全国第十一位,但各城市间的能级落差较大。其中,在人口吸纳、人才聚引、产业链升级方面表现抢眼的合肥独占1/4强;在省内长期处于第二位的芜湖,总量不到合肥的四成,占去全省的1/10;其余14个设区市中尚有9个的GDP在两千亿元以内,不到芜湖的一半。为加快建设“共进安徽”,该省提出构建多层级中心城市的发展格局,支持合肥朝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芜湖则被确立了“省域副中心”地位。今年4月中旬,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当地调研时寄语芜湖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第二极,建成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
芜宣机场去年通航。在函复政协委员有关提案办理情况时,芜湖市发改委曾系统介绍“十四五”时期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点工作,包括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建成全国性交通枢纽,增强综合承载力;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形成以市区为主、无为市和南陵县为副的开发格局;营造创新生态,推进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城市集聚力;发挥比较优势,建设迈向中高端的智造名城,形成若干有国际、国内和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夯实发展实力等。
“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不仅是在全省的份额,芜湖GDP与省内标兵、追兵的比值也出现升势。皖江城市带北翼的滁州于2019年赶超安庆、马鞍山,进位安徽“经济第三城”,当年与芜湖的GDP之比为1∶1.244,次年追至1∶1.238,去年则为1∶1.280。对省会合肥,芜湖的GDP比值从2012年的45%下探到2020年的37.36%,去年转而上行,升至37.70%。今年,“学习合肥,追赶合肥”被写入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
“芜湖的、航空、新型显示、轨道效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民营小企业多、创业资源丰富,双创平台建设推进了线上经济以及食品、生活电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合肥、芜湖去年的人均GDP分别是12.2万元、11.8万元,相差不多,但芜湖的常住人口只360多万,而合肥有930多万。”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告诉澎湃新闻,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人口偏少、经济规模偏小,很有必要壮大体量,但6000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只及合肥的一半左右,要增加人口总量,只能从产业、服务入手,“可以考虑向北、西拓展,推进芜马、芜合产业带建设,强化产业合作,从而吸引项目入驻,扩大规模。另一方面,芜湖的人均经济水平较高,可以对标合肥,适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与宜居的自然环境一起增强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2020年合肥常住人口增加191.3万人,增量在长三角仅次于杭州、苏州;芜湖同期只增加10万人,且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为打通人口集聚度和吸引力不足、外来人口流失与产业用工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这个痛点,芜湖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列,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组建了“城市HR”——国有独资的市人才发展集团作为人才工作的总成商,将通过江北新区开发、高铁枢纽+走廊经济、产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实施、发掘在地高校学生资源、提升公共服务以提高常住人口落户率等,实现人口导入、人才引进和人气集聚,力争到2035年成为市区常住人口在300~500万的I型大城市。
为吸引人才,芜湖开展“百所高校大宣讲”活动,图为市委书记单向前2021年9月在安徽师范大学演讲。2020年,芜湖市下辖的芜湖县、繁昌县撤县设区,三山经济开发区挂牌,市区面积扩大至2725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调整提升了市级统筹能力,对增长的刺激作用明显,利于壮大城市能级,增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芜湖的产业需要升级跨越,除了产业链中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还要以打造‘全能冠军’提高产业链的控制力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说,如合肥成功引进京东方六代线后,拥有了新型显示面板产业,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从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跃升,对从“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的升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芜湖是安徽最早开埠的城市,商业氛围浓厚,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在全省靠前,但存在主导产业不强、规模不大的短板。”徐振宇也认为,芜湖应瞄准新兴产业、先导产业的培育发展,用好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引进或打造“头部企业”以构建产业链,使发展重点从项目转向竞争力。
(责任编辑:知识)
-
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
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国基金业协会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基金业协会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首要任务,引领基金行业在学、悟、干上出实招 ...[详细]
-
刘文文/中国新闻网持续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中国多地电力负荷激增。为了保证居民用电,近期,四川、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已启动有序用电模式,电力保供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缺电潮”还将持续多久?为何今年 ...[详细]
-
编者按:俄乌冲突爆发后,世界著名医药和农资企业德国拜耳集团宣布停止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所有非必要业务”,其中包括停止多种粮食种子的供应。此举使得俄罗斯种业过度依赖国外供应的短板暴露出来,俄罗斯遭遇西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19日消息,2022年8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标准技术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北京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前往北京地区月 ...[详细]
-
时隔两年多终于成功登录创业板的天元宠物301335.SZ)上市首日却遭遇“开门黑”。11月18日,天元宠物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本次发行2250万股,发行价为49.98元,募资11.25亿元。当日公司股价 ...[详细]
-
转自:央视根据当前海南三亚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专家组研判,三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高风险区域调整为 ...[详细]
-
8月19日,据央视新闻消息,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国常会指出,当前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要贯彻党中央、国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8月19日下午消息,小米集团HK: 1810)今日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第二季度营收701.7亿元,预估698.6亿元;净利润13.9亿元,预估15亿元 ...[详细]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疫情存扩散风险时 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
财联社11月21日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其中提出,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 ...[详细]
-
▲8月13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新车源源不断从车间下线。文 | 查志远7月底,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6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33.1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