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性理直气壮地享有“痛经假”
文/王钟的痛经假
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答复政协委员提案称,让女《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明确规定,性理享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直气壮地女职工,经确诊后,痛经假月经期间可适当给予1至2天的让女休假。答复还表示,性理享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直气壮地市卫生健康委、痛经假市妇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让女持续推动用人单位落实生理期休假有关规定。性理享
“痛经假”并非新概念。直气壮地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引用的痛经假《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由原卫生部、全国总工会等5部门于1993年联合颁布,让女2011年经过一次修订同样保留了这条规定。性理享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北京、上海、陕西、山西、安徽等10余个省份,在地方性规定中明确了女性劳动者的这一权益。
《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第三条就指出:“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换言之,就算各地没有针对“痛经假”出台地方性规定,女职工的这一权益也应毫不犹豫地受到保障。但在现实中,不少人仍然对“痛经假”感到新鲜和陌生,每当有此类议题进入舆论场都会引发一番讨论。这一事实也表明,和一些“沉睡的法条”相似,“痛经假”制度并未充分激活,很多患有重度痛经的女性尚未获得法律法规的人性关怀。
也许有人认为,在“带薪休假”权利尚未充分落实的社会语境中,讨论“痛经假”是不是有些“何不食肉糜”?恰恰相反,“痛经假”不能与普通休假相提并论。一些女性承受重度痛经所要忍受的痛苦,是其他人尤其是男性难以想象的。对那些因为痛经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女性来说,“痛经假”无疑是刚需,推进落实“痛经假”具有客观上的迫切性。
“痛经假”要真正落地,需要社会维护女性权利意识的提升,正视女性面临的生理期困境;需要用人单位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同样需要劳动监察部门加强执法力度,依法为维权女性撑腰鼓劲,督促用人单位落实有关规定。
社会意识的滞后,是制定已久的“痛经假”被漠视,进而被虚置的重要原因。很多劳动者都不知道国家设有专门的“痛经假”,用人单位的管理者自然置若罔闻。在社会意识层面,“月经羞耻”依然普遍存在,女性不能大大方方地谈论月经及月经期间面临的身体不适,女性的生理现象被当成社会禁忌。如果月经不被正视,“痛经假”自然逐渐被主流视野忽视。那么,即便我国早就出台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痛经假”规定,女性也会因为羞于启齿、其他人从未享有而放弃,社会舆论也会缺乏推进落实这一规定的敬畏心与同理心,久而久之,“痛经假”规定就被蒙上了尘埃。
对用人单位来说,批准女员工休“痛经假”,其主要顾虑无疑是增加用人成本。虽然女性痛经持续时间一般不长,“痛经假”规定也不过是1至2天,但对讲求效率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来说依然构成一种负担。如果只是单方面强调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而不从机制上创造呵护女性的良好环境,“痛经假”依然无法充分落实。一方面,用人单位可能百般阻挠女员工休“痛经假”,另一方面,女性也可能因此在职场上受到更多歧视。因此,对于积极落实“痛经假”规定的用人单位,要以物质方式予以支持,比如在税收等方面提供鼓励性质的减免政策。
“痛经假”既然明文写入法规之中,就应当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患有重度痛经的女性,只要提供了医疗部门的确诊意见,就应当视为符合“痛经假”的条件。必须明确的是,员工休“痛经假”不能视为一般事假,用人单位不能无故克扣其工资。对此,劳动监察部门必须扮演好执法后盾角色,为前来维权与求助的女性提供帮助,依法对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进行惩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随着女性权利意识的高涨,以及全社会对保护女性、尊重女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往往是在日常运营中更加关爱女性、注重落实女性权益的用人单位,更能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从而激发创造力和活力。相反,那些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忽视员工权益的用人单位,不仅生产效益无法因此真正提高,企业文化和凝聚力也无法形成,最终会在市场的竞争中遭到淘汰。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休闲)
-
来源:中国贸易报本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对外公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完善并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要求,推动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规定自 ...[详细]
-
1012天后瑞丽口岸今将全面恢复通关,当地商人:生意会越来越好
瑞丽口岸。放开前一天,旅客和当地中缅“胞波”前往国门打卡留影。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摄因新冠疫情关闭1012天后,瑞丽口岸预计将于今日8时全面恢复通关。这一天对于瑞丽人民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恢复 ...[详细]
-
拍二舅的UP主“衣戈猜想”,最近又拍火了一个视频。1月3日,他与B站联合发布了《2022职场青年自救实录》短片,在片中,4位B站用户分享了自己在2022年平凡又真实的职场自救故事。有人毕业即失业,以灵 ...[详细]
-
财联社1月9日讯编辑 马兰)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都迎来了一波大涨,粮食和食品正是其中一员。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和干旱的影响,粮食和食品供应不足导致全球食品价格在2022年创下历史 ...[详细]
-
据报道,-A(NWSA.US)和福克斯公司-A(FOXA.US)的大股东Independent Franchise Partners反对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重组传媒巨头的计划 ...[详细]
-
马斯克又破吉尼斯纪录,财富蒸发1820亿美元!印尼富豪炮轰马斯克套现
马斯克又打破世界纪录了,只不过这一次并不是好消息。日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发布消息称,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打破历史上最大的个人财产损失世界纪录。《福布斯》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以来,马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昨天,2023年春运正式启动。当日清晨5点34分,北京首趟“回家”列车从北京西站发车。喜庆的窗花,可爱的吉祥兔,车厢内一声声暖心的祝福……今年是国家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春运,来自国铁集团的 ...[详细]
-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11月22日晚,“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加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进一步加强来沪 ...[详细]
-
无惧重重阻力 法国本周将推进养老金改革 马克龙迎来政治“大考”
财联社法国总统马克龙本周将推进一项关键议题,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改革法国的养老金制度,该计划遭到了工会和政治对手的强烈反对。法国总理博尔内周二将提交法律草案,预计将把法国公民的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2岁延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