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反弹 新经济信号释放
炒股就看,铁路权威,货运号释专业,反弹放及时,新经全面,济信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铁路
来源:北京商报
1月3日,货运号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召开工作会议,反弹放会上介绍,新经2022年全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亿吨,济信同比增长4.7%。铁路对此,货运号释专家分析认为,反弹放随着电商的新经发展,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济信持续优化,更多的企业选择了货运物流,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已然开始触底反弹。从长期来看,这一回升趋势趋于稳定,释放出了我国长期经济向好的经济信号。
增速触底反弹
1月3日,国铁集团介绍,2022年全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亿吨,同比增长4.7%。其中电煤14.9亿吨,同比增长13%。全年国家铁路完成客运发送量16.1亿人。与此同时,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6936亿元,其中,货运收入4786亿元,同比增长9.8%。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前五年铁路货运量数据,铁路货运量增幅逐渐收窄。2017-2020年国家铁路货运增量分别为10.1%、9.3%、7.8%和4.07%,2021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37.2亿吨,同比增长4%,是前五年中增量最低的一年。
“随着电商的发展,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更多的企业选择了货运物流,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已然开始触底反弹。”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事实上,我国今年的货运量早已显示出“触底反弹”的迹象。国铁集团曾在2022年初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指出,2022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目标为38.04亿吨,同比增长2.1%,即意味着货物发送量增幅可能持续收窄。然而,2022年前5个月货运量首破16亿吨大关,共完成货物发送量16.18亿吨,同比增长4.86%,创下同期历史新高。随后国铁集团在5月30日召开的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上将全年国家铁路货运目标提高1亿吨,至39亿吨左右,同比增幅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至5%左右。
而今完成货物发送量39亿吨,增幅达到4.7%,基本完成目标。“从长期来看,这一回升趋势趋于稳定,释放出了我国长期经济向好的经济信号。”周迪表示。
多条线路表现抢眼
几条备受瞩目的线路也在“忙碌”中完成了较好的工作量。从国际线路看,国铁集团介绍,2022年开行中欧班列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标箱,同比增长18.5%。同时,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运送货物1120万吨,开行跨境货物列车3000列,跨境运输货值超130亿元。
在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看来,国际线路的“忙碌”与其发展战略有关。“例如,中欧班列正在由‘点对点’起步向‘枢纽对枢纽’转变,最终要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枢纽。”洪涛表示。
对于接下来的国际线路货运工作,国铁集团表示,将围绕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务实推进境外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质量,不断深化共商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基础设施“硬联通”、共享发展成果“心联通”。
从国内线路看,素有“中国第一重载铁路”之称的等线路表现持续亮眼。2022年12月以来,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秦线日均运量突破100万吨。
此外,2022年,西煤东运大通道瓦日铁路货运量达到1.03亿吨,年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使我国再增一条年运量过亿吨能源运输通道。截至2022年12月28日,浩吉铁路也提前3天完成9000万吨年度目标任务,累计完成运量9001.7万吨。
“在物流顶层规划方面,政府部门和大型物流企业已经能对物流形式进行更为合理的设计和资源配置。”物流行业专家杨兴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大宗散杂货B2B物流领域,公路货运的占比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水路和铁路运输的稳步上升。尤其在铁路运输方面,随着铁路政企改革、铁路货运权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民营物流企业也参与到铁路运输当中来,为铁路货运市场增添更多新的市场活力。”
今年还将经历修复过程
1月3日会议上,国铁集团也确立了2023年主要工作目标,其中包括货物发送量39.7亿吨,同比增长1.8%,并完成运输总收入8175亿元,同比增收1239亿元,增长17.9%,总体恢复到2019年水平。
“未来铁路运输也会有增长,但并不是快速的反弹,会经历相对漫长的修复过程,逐步地增加并恢复。”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全球的经济也会在经历相对较长时间的修复后逐步恢复,总体上看,外需在连续两到三个季度的回落之后会有所增长,后续我国铁路货运量也会进一步提升。
“而且我国底子厚,门类齐全,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强。”王鹏介绍,“铁路运输综合成本在持续降低,但运行效能在持续提升,目前铁路运输的主要是大宗、大宗战略物资,比如能源、矿石,我相信未来除了这些大宗商品之外,小批量的定制化商品也可以通过铁路来运输。”
洪涛也指出,预计2023年我国将会出现新的一轮增幅回复轨道。“一方面,我国的疫情防控一直在精准优化,接下来从消费端到需求端都会持续改善,有了需求,就会有商品的流通,货运量就会增加。同时,‘一带一路’进入发展时期,《‘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也对交通枢纽、铁路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会对我国铁路货运产生影响。”洪涛表示,“总之,铁路‘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十分明显,在明确的六个现代化目标和具体的2023年发展目标之下,铁路运输一定会率先发挥其‘三性’作用,预计2023年国铁也会创造历史新高。”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责任编辑:百科)
-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11月19日,中国外贸信托正式发布《中国家族信托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总结了我国家族信托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客群及需求、信托金融服务及行业发展、海外经验等多个维度梳理 ...[详细]
-
7月29日消息,据中国银保监会湖北银保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江汉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处以罚款12万元。具体违法行为:2020年4月至8月,长江财险江汉中支在 ...[详细]
-
重磅会议召开,释放什么信号?对A股有何影响?我们梳理了十家券商的解读
中新经纬7月29日电 董文博)备受关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于7月28日正式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同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有什么新变化?对A股后市有哪些影响?“V观财报”对 ...[详细]
-
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迎来新任党组书记。据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消息,7月29日下午,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金壮龙同志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肖 ...[详细]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财联社11月2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翁啟文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需要产业界与金融界协力推进产融合作,构建适配产业变革的金融知识体系和路径。 ...[详细]
-
风险偏好回暖 比特币和以太坊或将创2021年以来最佳月度表现
随着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复苏和市场对以太坊网络升级的乐观情绪,7月份或将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两种数字货币——比特币和以太坊自2021年以来表现最佳的月份。智通财经了解到,比特币价格7月份上涨超28%,以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经济日报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货币政策是一种合作性博弈。关键是要让金融市场站在我们这边,让它们为我们承担一些任务。”伯南克的“衣钵传人”鲍威尔当地时间7月27日宣布继续加息75个基点,希望借此让金 ...[详细]
-
深圳出台人才购房新政,光明区住建局称“最近几天,咨询量大大超过日常”
人才购房新政,来了!这几天,深圳市部分区住房和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特别忙碌。“每天都有100通左右的电话过来咨询!”近日,上证报记者致电深圳市光明区住房和建设局相关人员时,对方表示,“最近几天,咨询量大 ...[详细]
-
三星Galaxy Z Fold 4/Flip 4所有颜色版本渲染图流出
三星此前宣布 Samsung Galaxy Unpacked 2022 将于北京时间 8 月 10 日晚 21:00 举行,距离发布会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91mobiles 放出了预计将在该活动上发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