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核酸、绿码、隔离……离沪返乡的几道关
来源:健康时报网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我离开上海了,抢票谈不上不舍,核酸但等疫情过去了,绿码离沪我还会回来。隔离关”5月20日,返乡已经回到杭州进行集中隔离的抢票艾龙(化名)这样对健康时报记者说。
5月16日,核酸上海开始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绿码离沪也是隔离关从这天起,上海铁路逐步增加上海虹桥站、返乡上海站等的抢票到发列车数量,逐步恢复运行。核酸
据新华社报道,绿码离沪16日当天,隔离关上海虹桥火车站开行旅客列车12趟,返乡出发旅客7000人左右,到达旅客约千人。而4月中旬的时候,单日发送旅客不足千人。
铁路上海站提示,根据目前疫情防控离沪政策,旅客需凭已购的当日有效车票,以及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证明的起算时间为采样时间)、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24小时内可免除)和健康码绿码,才能进站乘车,请尚未购买当日有效车票,或没有相关防疫检测证明的旅客不要盲目到站,避免被劝返。
受访者供图。骑4小时共享单车到车站:我只是暂时离开
5月18日下午,艾龙在黄浦江边刷了一辆共享单车,把29寸的行李箱横架在车筐上,向上海虹桥站出发。
将近4小时的骑行,艾龙途径34个十个路口,全程骑行约46公里。“路上,我遇到了很多拖着大包小包步行去车站的同路人,听说有人走了近10个小时。这次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上海的‘大’,这种经历也挺难得的。”已经在隔离酒店的艾龙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受访者供图。艾龙是在上海生活多年的一名普通上班族,他在上海的收入要赡养老家的一双父母和妹妹。他说,“上海封控两个月了,我的工作基本停摆。我也纠结过、坚持过、盼望解封过,不过根据我目前的状况,我必须暂时‘撤退’了。家里在杭州的房子是租的,还要给妹妹交学费,家人需要我,更重要的是,我真的想家了!”
艾龙5月18日下午就到了虹桥火车站,但车票是5月19日一早的,他只好在车站附近的草坪上窝了一夜。“可能是因为怕人员聚集,现在候车大厅晚上不让进,车站附近的酒店也基本没有营业,所以我只好睡在草坪上。好在和我一样的人还不少,大家还能聊聊天,就是蚊子有点多。”
回想起自己这段旅程,艾龙感慨道,“我是幸运的,顺利买上了票,顺利到了车站,顺利回到了家,也希望我的经历能给还没启程的人们一些参考。至于今后,我相信上海,我只是暂时离开。”
目前,上海市内的轨道交通也逐步恢复运行,据上海发布,上海市交通委介绍,根据虹桥枢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铁路上海虹桥站进出通道安排,5月22日至5月31日期间,轨道交通10号线虹桥火车站仅服务于抵离沪铁路旅客,须持有当日铁路上海虹桥站到发车票方可进出站。铁路上海站建议,旅客在开车前1小时到站候乘即可,无需过早到站,以免长时间在车站内外聚集等待。
二十岁的第一个心愿:买到火车票,赶上这趟“夏天的春运”
5月20日,晓月(化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下了自己的生日愿望:“二十岁第一个心愿,买上回家的车票!”
受疫情影响,晓月所在的大学已经宣布可以有序离校继续线上教学,只要购好车票、安排好前往火车站的交通工具,辅导员即可签字批准回家。“但无论是买票还是约车,都不是容易的事。”晓月说。
5月21日中午,晓月又和家人一起准时打开12306网站进行抢票。“可是界面完全卡主不动,连票的情况都看不到,我已经试了3天了,我宿舍的同学试了更久,都没有成功。”晓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由于目前上海出发的航班常常取消,行程难以保证,所以大家基本都会选择火车出行,加上恢复的车次还不多,所以抢票非常难,“我愿称其为‘夏天的春运’。”
“希望我明天可以抢到票!”晓月对健康时报记者说道。
回家的隔离政策还在调整中:相信一切在变好
这几天,刘燕(化名)也在考虑回云南老家的事情,不过她迟迟做不了决定。由于她回家需要在昆明中转,而昆明和老家的隔离政策还不一样,且政策每天还在动态调整中。
“目前不确定中转站要不要隔离,如果要的话,昆明的政策是14+7,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隔离7天,如果在昆明没有居所的,就需要集中隔离21天。而且老家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无法确定在昆明隔离后,回家还是否需要集中隔离,要根据到时疫情的情况而定。”刘燕说,“如果我在昆明隔离21天,回家再隔离14天,一个多月就过去了,耽误时间是一方面,另外还要准备一笔不小的费用。”
刘燕告诉记者,她朋友中有已经从上海返回昆明的,14天的隔离费用是4800元,而她还需要再加7天,便是7200元,如果回到老家还要隔离14天,可能光隔离费用就要1万元左右。
上海虹桥站外排队的旅客,受访者供图。晓月也有类似的担忧,她跟父母算了一笔账,如果在中转地需要隔离的话,她这一趟回家大概需要花到7000元,其中4000左右是隔离的费用。“我没有收入,都靠父母,7000块比我一个学期的学费还要高,真的很贵。而且,我们还有的同学是到了中转地临时被通知要隔离,弄的措手不及。”
采访的最后,刘燕告诉记者,她还会再观望几天。“上海疫情现在比一天好,各项配套也在逐渐恢复,没准哪天就不用隔离了呢,相信一切都是在变好的。”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在135亿元境内债成功展期后,其他民营房企也开始着手准备境内债务的整体重组。11月21日,一位知情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奥园”,03883.HK) ...[详细]
-
央行: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初步统计,2022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 ...[详细]
-
关注!北京涉天堂超市酒吧疫情通报、民航局披露“3·21”东航空难调查进展、比亚迪股价创新高...
来源: 中国财富今天市场大涨,一举收复昨日跌幅,可以安心过个周末了,祝大家周末愉快。6月10日,A股低开高走,全线大涨,全面收回昨日跌幅。截至收盘,沪指涨1.42%,深成指涨1.9%,创业板指涨2.2 ...[详细]
-
中新财经6月10日电 中共中央宣传部6月10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在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航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持续 ...[详细]
-
快手:第三季度电商交易总额为2225亿元 同比增长26.6%
新浪科技讯 11月22日下午消息,快手今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231.3亿元,同比增长12.9%,预估225.6亿元;净亏损27.1亿元,预估亏损37.3亿元。调整 ...[详细]
-
利润空间狭窄、企业贴身肉搏、创新容量不足、品牌效应有限……高瓴收购飞利浦的小家电资产莫非只是为了“交个朋友”?如果是,44亿欧元风险成本太高了些。张磊在盘算什么?这生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作者 | ...[详细]
-
网约车“黑色产业”有多嚣张?乘客叫车不用给钱,司机在家坐收“五星好评”!
记者丨崔智明“以前滴滴刚兴起时,我都不动车,自己拿着手机在海军大院里溜达一圈就跑完了三四单。”资深网约车司机高师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凭借着网约车“黑科技”,他曾经靠着“原地刷分”来提升接单概 ...[详细]
-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6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引导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社区原则上2 ...[详细]
-
11月21日,重庆银保监局披露了一份对及相关负责人的行政处罚罚单,其中提到的案由“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不多见。从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处罚信息来看,2020年以来,银行业尤其中小银行在虚增小微企业贷款、资 ...[详细]
-
海外债“零发行”!5月房企融资额同比降超3成,12家企业年内债券到期规模超百亿元
5月房企融资情况仍未有明显的起色。据中指研究院监测,5月份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约为612亿元,同比下降34.3%,环比下降21.2%。尤其是海外债方面,5月无新发行债券,仅有若干房企交换要约成功,这也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