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约翰逊的“末日”已经来临,但继任者会更好吗?
(观察者网讯)近日,末日由保守党副党鞭平彻“咸猪手”事件引发的英媒约翰已经英国政坛震荡仍在不断发酵,俨然占据了大多英国媒体的继任头版头条。尽管要求辞职的更好声浪越发高涨,但首相约翰逊本人完全没有表现出准备下台的末日迹象。英媒爆料称,英媒约翰已经约翰逊如今已然听不进劝,继任陷入了“挑衅性”情绪。更好
不过,末日有媒体分析指出,英媒约翰已经约翰逊会落入如今境地的继任原因,并不全在丑闻,更好如果约翰逊时代真的末日画上句点,其继任者也将面临更深的英媒约翰已经国家分歧。
据英国天空新闻(Sky News)统计,继任不少英国媒体都将这场政府“大叛乱”放在了周四(7日)报纸的头版报道。
约翰逊的前东家《每日电讯报》称,这场“势不可挡的叛乱”(overwhelming mutiny)已经为约翰逊造成了“致命伤害”(mortally wounded)。《每日快讯》也认为,约翰逊已经到了“背水一战”(last stand)的时刻,《泰晤士报》则形容约翰逊现在是在“为生存而战”(fights for his life)。
“绝望、自欺欺人”(desperate,deluded),这是偏左翼的《卫报》对于留恋权力的约翰逊现状的描述。《每日镜报》和《地铁报》的标题更是直接借用了约翰逊当初的脱欧口号“搞定脱欧”(Get Brexit done),喊话约翰逊:搞定下台(Get exit done)!
根据英国智库“政府研究所”(IfG)的数据,在7月6日一天内辞任的部长数量,比前首相卡梅伦和布朗整个任期还要多。此外,约翰逊已经创下了1979年以来的新纪录:上任时间短,但部长辞职速度最快。只有在前任首相特雷莎·梅执掌因脱欧而分裂的保守党期间,其部长离职率接近这一水平。
当地时间6日晚接受下议院联络委员会质询时,约翰逊为自己“护短”道歉,但坚称自己背负“巨大使命”必须迎难而上,“一走了之”才是不负责任。唐宁街消息人士同时也对外界表示,首相哪儿也没去,还在准备下周演讲中关于减税的内容。
据天空新闻报道, 其议会私人秘书透露,约翰逊目前“斗志昂扬”(“in a buoyant mood”and “will fight on”)。
另据《卫报》报道,唐宁街10号的消息人士透露,约翰逊现在的情绪颇具“挑衅性”,已经听不进劝:“他说,就在两年前还有数百万人给我投票——我将与之斗争到底。我不能就这么收拾了(pack that in)。”
“当‘穿灰色西装的人’(编者按:指有权做出重要决定,但鲜为公众所知的政界人士等)来找你,而你就是不愿意离开时,我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该消息人士说。
约翰逊究竟为何会被同僚“背刺”?
英国《金融时报》的刊发该报前首席政治记者罗伯特·施里姆斯利(Robert Shrimsley)评论称,这场始于卫生大臣和财政大臣的辞职风波已经引发了一场“不可阻挡的洪流”,目前唯一没有答案的问题是约翰逊会如何退出。
“我们正进入约翰逊时代的最后几天,也许是最后几小时。但它已经结束了。”施里姆斯利写道。
文章称,起初,约翰逊是一名穿过了似乎无法逾越的灌木丛的“非传统骑兵”,搞定了脱欧,以该党自撒切尔夫人时代以来从未有过的方式触达工人阶层的选民。“然而,最终约翰逊的轻浮、对惯例或规则的漠视、不诚实、缺乏个人道德、缺乏强烈的政治信念以及乐于将难题交给助手的态度,使他的政府漂泊不定。”
《金融时报》评论截图文章形容,到了最后,约翰逊政府就像一个“耗尽了投资者的庞氏骗局”。为了留住国会议员的支持,约翰逊提出了越来越多的疯狂承诺;他的亲信圈和内阁人才库都在缩小,最终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们无法依靠其他人来获得晋升的机会。
施里姆斯利指出,约翰逊对于平彻的包庇和后知后觉的认错,是整件事情的核心问题,“这反映了约翰逊有多么缺乏道德准则,以至于他只有在事后才能看到这个错误”。
他认为,约翰逊领导的政府是一个“朝臣系统”,“其中唯一结论性的特征就是你是否对国王有用”。平彻帮助他胜选并坐稳位置,而其他的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当问题爆发时,助手和大臣们被派去为他撒谎“挡枪”,让其侥幸过关。
而对于约翰逊被“背叛”的真正原因,文章称,在于保守党议员们终于明白一切都不会改变。以往约翰逊能平安无事,是因为党内普遍对继任者心存疑虑,并且相信工党并非民心所向,但如今即使是以前忠心耿耿的国会议员,也认为政府现状会使得保守党在下一次选举中将面临较大风险。
报道称,选民用厌恶的眼光看待所有的政治家,因此很少被丑闻刺激到,但更重要的是,约翰逊让选民感到他是一个“没有方向、没有勇气做出艰难选择的领导人”。
“他们看到公共服务机构在事件积压和劳动力短缺中挣扎,看到一波又一波的罢工,看到本国通货膨胀可能比同类国家更高、持续时间更长。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没有有力的经济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政府。”
没有约翰逊,一切会更好吗?
英国路透社“热点透视”专栏文章则认为,约翰逊的“末日”即将来临,他对于权力的控制力也正在下滑,但在政府“叛乱闹剧”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国家分歧,而驱逐约翰逊只会突出这些矛盾。
路透社评论截图文章指出,脱欧之后,英国还有许多基本问题和争论没有解决,政府出台的措施也有许多矛盾之处:
英国政府既追求国家干预,又追求自由贸易;在谈论减税的同时,又将财政负担提高到1950年代以来占GDP的最高份额;既主张放松金融监管,同时又伸长权力之手干预企业收购。约翰逊一方面将乌克兰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列为优先事项,一方面又在签署脱欧协议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通过立法使其与欧盟的部分协议无效。
在严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这些紧张关系如今再次浮现。英国央行预计,到今年年底,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11%,加上更高的能源费用,将对实际家庭收入产生近60年来第二大的挤压。
文章指出,那些急于取代约翰逊的人也将面临包括公共债务、高额能源成本、北爱尔兰议定书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约翰逊2019年的选举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有能力分别说服这些辩论双方的人,他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尽管约翰逊可能会将自己的任期延长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但这种平衡已经走到了尽头。他的潜在继任者将发现,在2022年,英国的固有紧张关系将更加难以解决。”
(责任编辑:娱乐)
-
中国网11月21日讯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发布以来,各地按照“二十条”部署调整防疫方案,针对核酸检测、风险区域管控以及新冠疫苗接种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取得了积极防控效果。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湖南衡阳:至明年5月底,购房及车位分别补贴契税50%、80%
澎湃新闻记者 刘畅7月7日,湖南省衡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良性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措施》提到,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鼓励被征收人选择货币安置方式,推行政府团购商品 ...[详细]
-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发债融资环境不断改善。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年初以来,截至7月4日,房企在上交所发行债券融资总额已达1240亿元,其中公司债发行575亿元、ABS发行 ...[详细]
-
电影与历史之间,似乎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微妙而暧昧的关系。今天的我们似乎理所当然地可以用电影复原乃至重现历史的光泽,而历史中的人物也迫不及待地需要电影为自己的过去重审、辩护乃至申冤昭雪。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 ...[详细]
-
上半年近30家企业成功IPO 资本对医药医疗行业信心正在回升?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医疗健康板块备受资本市场追捧,不少龙头企业股价不断创下新高,估值也一路节节攀升,然而到了2021年下半年,市场风向急转直下,行业IPO新股破发频频,整个板块进入由热转冷的分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 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满半年,批准生效成员国已达13个。今年1月1日,RCEP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0国正 ...[详细]
-
7日前,约翰逊还坚持表示不会离开。当地时间7日一早,唐宁街10号前的媒体区已经水泄不通,还不断有媒体记者赶来加入。现场的警察不得不运来更多铁栅栏,整条队伍蔓延数十米长。记者们在等待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自 ...[详细]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提升数字金融基建水平 保持国际竞争力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11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李达志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作为祖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一直发挥独特优势,配合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国家接通全球 ...[详细]
-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下周一7月11日)起,进入人群聚集场所人员须接种新冠疫苗,不适宜接种人员除外。其他限流、预约场所优先安排已接种疫苗人员。在昨天召开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