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全国新设“四新经济”企业数量占全国新设企业的41.7%
中国网财经10月13日讯 据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消息,四新经济记者12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年全党的国新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设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业数内生动力显著提升,量占“四新经济”、全国企业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设重要,产业链布局成效显著,四新经济“中国制造”行稳致远。年全
三次产业保持稳定。国新截至2022年8月底,设企我国第一、业数二、量占三产业登记在册企业分别为165.3万户、全国企业1027.1万户、3910.8万户,分别占3.2%、20.1%、76.6%。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产业持续上升,占比增加了5.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数字经济、“四新”等数据要素经济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643.0万户。从发展趋势上看,新设数字经济企业发展迅速,占比由2012年的6.3%提升到今年的15.3%,提升9.0个百分点。从细分行业来看,“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占比较高,分别为50.0%和41.6%,数字赋能趋势加速发展。
十八大以来,全国新设“四新经济”企业2545.4万户,占全国新设企业的41.7%,并且呈逐年上升态势。从细分行业来看,“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占比较高,分别为24.5%、19.5%和19.0%。疫情以来,“四新经济”企业增速高于同期企业总体增长水平,成为市场经济的新增长点。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专利授权情况看,截至8月底,全国拥有专利的企业有113.3万户,授权专利共1551.2万件,分别是2012年的7.4倍和9.7倍。其中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33.3万户,授权发明专利225.5万件,分别是2012年的8.2倍和11.1倍。授权专利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分别达52.5%和21.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商标注册情况看,截至8月底,全国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有504.2万户,注册商标2775.1万件,分别是2012年的10.8倍和25.9倍。注册商标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注册量均超200万件,占比分别为29.9%、18.4%、17.3%、12.2%、7.6%。
(责任编辑:时尚)
-
一个猫爬架卖到上千元,一把螺丝刀卖出智能感,凸显出即使前方道路荆棘,也总能找到新的商机。当全球各地在为炎热的高温天烦恼时,邱凯凯没有想到,今年“赌的这一把”,让他们大赚了一笔。“去年夏天热的时间很短, ...[详细]
-
2023上海车展确定4月18日开幕!对标迈巴赫的法拉第未来FF91会亮相?
2月14日消息,从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官网获悉,2023年上海车展将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会日期为2023年4月18日至27日,本届车展主题为“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显然指的是“新能源”时代。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陈吉宁: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9月1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北京”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进行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洋)在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安家庄特大桥施工现场,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像巨型风车一样的白色大桥已经拔地而起。在春节假期,安家庄特大桥施工工人坚持留守,确保这处重要节点顺利推进。目前,国道 ...[详细]
-
OPPO Find X6 系列新机在路上了。OPPO 首席产品官、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发布微博称,“潜心打磨 X6 细节,闭关一小段时间,不会让大家等太久,我们到时候见。”这意味着 OPPO Find X ...[详细]
-
昨天是全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东城市场监管局深入辖区各所中小学校园食堂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全力护航师生“开学第一餐”。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开学前,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为全东城区学校、幼儿园配备了包含针对农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A股再迎“挥拍”时刻 富国“价值舵手”孙彬新基将于2月16日发行
历经长达两年的宽幅震荡,A股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小阳春”行情。Wind数据显示,被誉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503.4亿元,远超去年全年900.2亿元的总规模。不少机构表示,国内经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