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港口经历13年来最安静的10月:集装箱吞吐量为何暴跌25%
美国西海岸贸易门户之一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GeneSeroka)将刚刚过去的美国10月,称为自2009年以来“最安静的港口10月”。
美国西海岸的经历集装两大门户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近期先后发布了10月数据,可谓一个比一个惨。年最其中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6.6%,安静洛杉矶港同比下降25%。箱吞
究竟是吐量“去库存”艰难、内需不旺、为何码头劳资谈判久未结束影响运行,暴跌还是美国其他原因导致了西海岸两大门户港口在9-10月的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暴跌?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数位在美进行货代业务的人士表示,上述综合因素促成了西海岸目前的港口业务量下降,但货主的经历集装避险心理也导致货量在持续向东海岸港口转移。
美国西海岸港口或永远失去10%份额
伴随西海岸集装箱吞吐量暴跌数据出炉,年最不少解读文章和报告将其归因为美国内需不旺或各大企业库存高企。安静
一位从事中美贸易数十年的箱吞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物流业内部也对此现象进行了更多的专业探讨和反思。一方面,由于消费模式转变,货物消费下降,服务消费上升是趋势,然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这两年,聚沙成塔的一个趋势:货量在向东海岸转移,在2021年,这个趋势并没有统计意义上那么显著,但在今年,伴随加利福尼亚州两大码头谈判迟迟未出结果,数据上看就很明显了。
根据华尔街投行和金融服务公司科文(Cowen)21日发布的报告,由于物流瓶颈、监管逆风和劳动力的不确定性,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可能会永久损失多达10%的货量,这批货量已转移到沿岸,即东海岸。
科文的这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中,近三分之一的铁路托运人避开了南加利福尼亚州,而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加拿大的门户港口则成为有吸引力的港口目的地。报告并称,虽然西海岸具有天然地形优势,但由于正在进行的码头工人合同谈判以及可能扰乱加利福尼亚州卡车运输的新环境和劳工法规,目前损失的部分货运可能会成为一种持久的结构性变化。
“托运人越来越有动力使用多个入口点来组织他们的供应链。”科文分析师塞得(Jason Seidl)等人在报告中写道,同时一系列东部的铁路线路也会因此受益。
由于西海岸两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下跌,目前全美港口“第一把交椅”换人了。自今年8月开始,美东的纽约和新泽西港已经成为全美第一大港口。不仅如此,这一改变还连带促进了波士顿等规模较小但不断发展的门户港口的货运贸易。
数据显示,10月,纽约和新泽西港处理了79.25万个20英尺标准箱 (TEU),同比上升19%。
“两个根本原因解释了为何纽约和新泽西港正在处理的集装箱水平破了纪录。”追踪集装箱的分析机构Project44供应链洞察副总裁巴西表示,“首先,托运人仍在避开西海岸,以降低因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发生罢工所带来的风险。其次,欧洲对东海岸的进口量也很高。”
根据 Project44数据,与2021年10月相比,从欧洲到东海岸的货量总容量增加了15.5%。
FourKites网络协作总经理科普柯(Glenn Koepke)表示,在西海岸劳资双方未能在7月1日截止日期前达成劳资协议后,货量向东海岸的转移活动变得更加明显。
根据Fourkites的跟踪数据,10月,其客户到达美国港口的进口货物中有62%运往东海岸,而运往西海岸的比例为 38%。这是今年迄今为止,其客户将货物运到东海岸的最大比例了。
佐治亚港务局首席商务官派伦(Cliff Pyro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萨凡纳港最近的进口增长有多少与转移货物直接相关,但在截至 9月的季度中,166家进口商是全新客户。
能否夺回第一大港之位?
近20年来,洛杉矶港口和长滩港共同处理的货量,占美国同亚洲集装箱贸易的40%左右。
就在一年前,洛杉矶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和迟迟无法进港的货轮图片还历历在目,而当下,前述业内人士为第一财经记者展示的现场状况显示,美西码头上,堆放着大量空车架,这在一年前都无法想象。
数据显示,10月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5.84万TEU,同比下降16.6%,甚至低于该港口在疫情前2019年10月处理的68.84万TEU,也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低10月份总量。其中,今年10月进口货物的集装箱量下滑23.7%至29.39万TEU。
这是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同比跌幅比9月份进一步扩大。
与长滩港相比,洛杉矶港的跌幅更加明显。洛杉矶港10月份吞吐量达67.84万TEU,创2009年以来最差10月表现,与2021年同比下滑25%。
塞罗卡 (GeneSeroka)在谈到近期变化时表示,他仍希望恢复失去的业务,“我们已经连续22年在美国排名第一。一两个月不会形成一种趋势。”他称。
罗塞卡表示:“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重新改变已经发生的变化,并继续扩大我们的份额。”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西海岸的劳工谈判迟迟不解决,失去的货量就可能产生路径依赖,再也回不来了,特别是在目前东海岸各大港口也跃跃欲试,希望趁此机会扩展业务。
(责任编辑:知识)
-
北京时间11月22日0点,卡塔尔世界杯A组第1轮,塞内加尔迎战荷兰。这是两队首次在世界杯赛场上交锋,凭借下半场加克波的头球破门,荷兰队1:0险胜对手。相比英格兰6:2大胜卡塔尔的酣畅淋漓,本场比赛局面 ...[详细]
-
“卢布结算令”将升级?扩大到谷物,化肥,木材?美元对卢布汇率跌破84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3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罗金表示,提议扩大需用卢布结算的俄罗斯出口货物清单,包括谷物、化肥、石油、金属和木材等。北京时间3月30日,美元对卢布汇率继续下跌至83.75。当地时间 ...[详细]
-
延长还款期限、暂缓催收、不盲目抽贷断贷,上海金融抗疫政策有这些
3月30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央行上海分行近日下发了《2022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下称《指引》),提出要综合运用无缝续贷、随借随还贷款、信用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方式,有效缓解相关市场主体的融资困 ...[详细]
-
央行调查:一季度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62.8%,比上季上升8.8个百分点
问卷调查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4.4%,比上季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有62.2%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 ...[详细]
-
港股又一只妖股诞生!多想云尾盘暴跌60%,月初刚上市,鸿星尔克、安踏是客户
11月22日消息,新股尾盘暴跌逾60%,目前跌54%。此前新浪港股报道,公司高估值,毛利率偏低、业绩波动大、议价能力差,最近两年的SaaS概念股股价跌幅较大,行业批量腰斩,能否匹配高估值尚待验证。有投 ...[详细]
-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总第96次)例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今年以来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深圳报道过去几年,当龙湖集团、华润置地的归母净利润每每创得佳绩而万科总是增收不增利之时,万科的投资者们总能找到自我慰藉的方式,认为那是万科为了应对行业低谷所做的某种财务安 ...[详细]
-
基金2021年年报正在火热出炉,我们来盘点一下2022年新浪财经“”QDII基金经理们如何看待市场行情。华安基金翁启森:美国经济仍处于疫情恢复的上行阶段华安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 翁启森认为,20 ...[详细]
-
记者 | 刘子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势头不减,近两年来受到追捧的亚洲金融中心新加坡也难逃下行影响。周三,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MTI)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下,预计2023年新加坡经济增长将放缓至0. ...[详细]
-
达利食品2021年净利润37.25亿10年来首降 休闲食品业务毛利下降11.8%
中国网财经3月30日讯记者 郭帅)达利食品HK:03799)日前披露2021年全年业绩,集团全年实现营收222.94亿元,同比增加6.4%;实现净利润37.25亿元,同比下降3.2%,这也是自披露20 ...[详细]